首页 >> 新闻资讯 >> 资讯详情
《宁波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21-2025年)》印发,助推宁波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
2021-09-23|信息来源:融象数科
培育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生物医药产业是国家重点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健康中国”的战略大背景下,培育壮大生物医药产业对宁波市培育新经济增长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具有突出意义。当前正值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关键窗口期,近日,宁波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宁波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21-2025年)》,加快推进宁波市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化、集聚化、高端化发展。


按照规划,宁波市结合现有产业基础,力争到2025年底,生物医药核心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


宁波生物医药企业起步较早,深耕细分市场多年,拥有一定的产业基础,涌现了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美康生物长期专注于体外诊断试剂领域,是宁波首家销售超10亿元的生物医药企业,目前年销售超20亿元;戴维医疗深耕婴儿保育设备多年,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的75%;荣安集团生物疫苗年产值11.1亿元,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的四分之一;健信核磁生产的永磁磁体占据国内市场的40%;美诺华药业年产值近7亿,是国内出口欧洲特色原料药品种最多的企业之一......数据显示,去年,宁波规上生物医药企业实现总产值206.1亿元,同比增长20.9%。


目前宁波市在生物医药部分领域优势突出,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除在疫苗领域取得一定优势,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戴维生产的婴儿保育设备系列产品、蓝野生产的口腔数字观察仪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较高。


经过多年发展,宁波市已初步形成三大医药产业园区:杭州湾生命健康产业园、梅山保税港区海洋生命健康产业园和“千人计划”生物医药宁海产业园,作为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产业聚集效应初显。



宁波市在生物医药产业也存在一些短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医药产业规模相比医疗器械产业较小,与邻近长三角地区医药产业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为悬殊;无论医药行业和医疗器械行业,均存在产品技术含量偏低,同质化竞争等问题;本市行业内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数量较少,层次较低,服务领域狭窄;生物医药产业培育难度大,技术突破和模式创新仍需增强;本市相关领域人才不足,在上海、杭州的虹吸效应下,人才难留、人才匮乏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急需政策突破;生物医药产业涵盖面较广,本市缺少统一协调机构,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缺乏战略规划和统一布局。


加速宁波市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需要全力培养生物制药、提升突破化学制药、做强生物医学工程,促进发展现代中药和兽药、积极发展生物医药核心服务业。


同时在空间布局上,结合现有产业基础,要力争形成“三园区引领、三片区支撑”,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格局,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杭州湾新区生命健康产业园将力争打造成宁波市乃至浙江省医疗器械创新示范中心,宁波生物产业园(宁海)致力于打造成为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公共技术研发高地,梅山生命健康产业园以精准医疗为特色,建设“互联网+”医疗医药康体产业基地。


宁波海曙、江北、鄞州中心城区将重点发展体外诊断试剂、血液净化装置、口腔设备及材料等高值医用耗材,加快打造产业细分领域的特色基地;镇海、北仑片区聚焦新机制和新靶点化药领域,着力提升发展医药化工园;余姚、慈溪片区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重点打造成新型医疗器械特色制造基地。


除此之外,宁波市通过聚焦功能平台,推进产业集聚,支持鼓励各区、各园区通过园中园、特色小镇等多种建设方式探索实现园区开发运作管理。加强跟踪和定向对接,引进上海、杭州、苏州等地高端要素资源和高端产业化药、械项目,引进国内外知名药企和器械企业来宁波设立总部、研发中心、生产基地。政府搭建跨地区的产业沟通平台,服务园区招商引资和企业对接。


针对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促进产教融合,将企业外部的研究力量与本企业的研发力量结合,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政府应多方面为产教融合搭建沟通对接桥梁,在筹融资制度、知识产权制度、风险管理制度、利益分配制度等方面,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重视和大力进行人才引进和培养,提升行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对产业形成有力且可持续的支撑作用。


生物医药作为极具发展前景的产业,在国家政策的有力推动和引导下,各省市都加大了发展力度。结合生物医药产业特性,宁波市立足产业基础,正通过加快建设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力争在庞大的市场需求空间中,占领国内生物医药领域的一席之地。

上一篇:产业“家底”摸不清?地方产业如何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浙江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宁波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21-2025年)》印发,助推宁波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
2021-09-23 | 信息来源:融象数科
培育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生物医药产业是国家重点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健康中国”的战略大背景下,培育壮大生物医药产业对宁波市培育新经济增长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具有突出意义。当前正值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关键窗口期,近日,宁波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宁波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21-2025年)》,加快推进宁波市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化、集聚化、高端化发展。


按照规划,宁波市结合现有产业基础,力争到2025年底,生物医药核心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


宁波生物医药企业起步较早,深耕细分市场多年,拥有一定的产业基础,涌现了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美康生物长期专注于体外诊断试剂领域,是宁波首家销售超10亿元的生物医药企业,目前年销售超20亿元;戴维医疗深耕婴儿保育设备多年,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的75%;荣安集团生物疫苗年产值11.1亿元,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的四分之一;健信核磁生产的永磁磁体占据国内市场的40%;美诺华药业年产值近7亿,是国内出口欧洲特色原料药品种最多的企业之一......数据显示,去年,宁波规上生物医药企业实现总产值206.1亿元,同比增长20.9%。


目前宁波市在生物医药部分领域优势突出,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除在疫苗领域取得一定优势,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戴维生产的婴儿保育设备系列产品、蓝野生产的口腔数字观察仪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较高。


经过多年发展,宁波市已初步形成三大医药产业园区:杭州湾生命健康产业园、梅山保税港区海洋生命健康产业园和“千人计划”生物医药宁海产业园,作为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产业聚集效应初显。



宁波市在生物医药产业也存在一些短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医药产业规模相比医疗器械产业较小,与邻近长三角地区医药产业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为悬殊;无论医药行业和医疗器械行业,均存在产品技术含量偏低,同质化竞争等问题;本市行业内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数量较少,层次较低,服务领域狭窄;生物医药产业培育难度大,技术突破和模式创新仍需增强;本市相关领域人才不足,在上海、杭州的虹吸效应下,人才难留、人才匮乏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急需政策突破;生物医药产业涵盖面较广,本市缺少统一协调机构,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缺乏战略规划和统一布局。


加速宁波市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需要全力培养生物制药、提升突破化学制药、做强生物医学工程,促进发展现代中药和兽药、积极发展生物医药核心服务业。


同时在空间布局上,结合现有产业基础,要力争形成“三园区引领、三片区支撑”,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格局,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杭州湾新区生命健康产业园将力争打造成宁波市乃至浙江省医疗器械创新示范中心,宁波生物产业园(宁海)致力于打造成为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公共技术研发高地,梅山生命健康产业园以精准医疗为特色,建设“互联网+”医疗医药康体产业基地。


宁波海曙、江北、鄞州中心城区将重点发展体外诊断试剂、血液净化装置、口腔设备及材料等高值医用耗材,加快打造产业细分领域的特色基地;镇海、北仑片区聚焦新机制和新靶点化药领域,着力提升发展医药化工园;余姚、慈溪片区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重点打造成新型医疗器械特色制造基地。


除此之外,宁波市通过聚焦功能平台,推进产业集聚,支持鼓励各区、各园区通过园中园、特色小镇等多种建设方式探索实现园区开发运作管理。加强跟踪和定向对接,引进上海、杭州、苏州等地高端要素资源和高端产业化药、械项目,引进国内外知名药企和器械企业来宁波设立总部、研发中心、生产基地。政府搭建跨地区的产业沟通平台,服务园区招商引资和企业对接。


针对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促进产教融合,将企业外部的研究力量与本企业的研发力量结合,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政府应多方面为产教融合搭建沟通对接桥梁,在筹融资制度、知识产权制度、风险管理制度、利益分配制度等方面,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重视和大力进行人才引进和培养,提升行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对产业形成有力且可持续的支撑作用。


生物医药作为极具发展前景的产业,在国家政策的有力推动和引导下,各省市都加大了发展力度。结合生物医药产业特性,宁波市立足产业基础,正通过加快建设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力争在庞大的市场需求空间中,占领国内生物医药领域的一席之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