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资讯详情
产经前线丨工信部“三赋”专项行动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杭州新增67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位列全省第一……
2023-05-25|信息来源:融象数科
VOL.044 中国产业经济风向标

01.产业聚焦


工信部:“三赋”专项行动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赋智:工信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科技成果赋智中小企业专项行动(2023—2025年)》,助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为大企业最佳“合伙人”。《专项行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市场监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知识产权局、全国工商联,共十部门联合印发,融汇了各部门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的务实举措。文件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要求,突出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围绕科技成果的产生与汇聚、成果供需双方精准对接、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等重点环节部署了3大重点任务、10项具体工作举措,目的是实现“有成果、转得好、持续转”。

赋值:发布《赋值专项行动》,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挥好“独门绝技”优势。《赋值专项行动》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为中小企业赋值,力争到2025年,形成百项优秀标杆经验,新增千家公共服务平台,服务万家中小企业质量升级、标准提档、品牌增效,推动中小企业向产业价值链中高端迈进,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主要措施包括质量赋值、标准赋值、品牌赋值和公共服务四个方面。

赋能:发布《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评测指标》、《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南》,引导企业明确转型方向,加速转型步伐。联合财政部开展财政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目前,已遴选确定第一批38个细分行业98家数字化服务商,推动2000多家中小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财政资金支持4.3亿元左右。


  • 上海:推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超6000亿元

上海市城市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2023年上海市城市数字化转型重点工作安排》,以“4448”施工图为抓手,打造数字经济升级版、智慧城市样板地,加快迈向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
“4448”施工图即制定法规、政策、图谱、方案四类文件,实施数字底座桩基、数据要素集聚、数字创新引擎、超级场景绽放四大专项行动,推进四十个重点应用,持续建设八个市级示范区。《工作安排》明确推动今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超6000亿元;推动40个生活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政企共建、社会共享;持续提升数字治理水平,城市运行生命体征更加完善;确保网络和数据安全,基本建成城市数字底座“1+1+N”框架,共安排六个方面36项任务。

科技部等十二部门:到2025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基本形成
5月17日,科技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国家发展改革委及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二部门共同制定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 加快推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工作方案》。

《方案》明确了建强建优战略科技力量,深化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撑,深化开放交流合作等22项重点任务。目标到2025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基本形成,成为世界科学前沿和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策源地、全球创新要素汇聚地。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保持在6%左右,基础研究经费占研发经费比重达17%左右。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量达到260人左右。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当年超过1.2万亿元,数字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速保持在7.5%左右,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8000亿元,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总收入全国领先。上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中,数字领域相关企业占比分别接近40%和35%。

02.数字赋能

国家网信办:2022年数字经济规模50.2万亿元,总量居世界第二

5月23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其中显示,2022年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数字经济成为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产业规模稳步增长,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15.4万亿元,同比增长5.5%;软件业务收入达10.81万亿元,同比增长11.2%;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超1.2万亿元,同比增长15.5%。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深入推进。农业数字化加快向全产业链延伸,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超过25%。全国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增长至58.6%和77.0%。全国网上零售额达13.79万亿元,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27.2%,创历史新高。数字企业创新发展动能不断增强。我国市值排名前100的互联网企业总研发投入达3384亿元,同比增长9.1%。科创板、创业板已上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中,数字领域相关企业占比分别接近40%和35%。


杭州新增67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总量位列全省第一

近日,2023年度第一批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公布,杭州共有676家企业入围。至此,杭州累计拥有省级专精新特中小企业1583家,总量位列全省第一。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是产业发展的新引擎,也是实体经济的硬支撑。这次入围的676家企业,主要分布在生物医药、视觉智能、新材料等领域,对于杭州打造五大产业生态圈有着补链强链等重要作用。

广州数字安全运营中心揭牌 505家单位数据安全实现统一保障

5月20日,广州数字安全运营中心在广州国际生物岛揭牌,标志着全国首个超大城市数字安全运营中心正式启用,实现505家单位数据安全统一保障。广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副局长梁文谦介绍,广州数据安全防护过去基本是分散的,很多部门都构建了安全防护网络,但水平参次不齐。现在通过数字安全运营中心形成一个集中平台,相当于为数字世界安上“盾牌”。该中心将对全市505家单位的数据安全防护能力进行检测、评估,并且实现24小时不间断防护。

据了解,广州数字安全运营中心由广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负责建设,中国联通具体实施。该中心将以政务外网骨干网、云上业务系统运行环境、政务外网接入边界、主机终端、云上云下业务系统、整体安全运营六大领域为服务重点。

03.产经研究


大力发展平台经济 推动企业平台化和数字化

——任保平

南京大学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


“数字化已成为改变国际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谁掌握了数字化发展的主动权,谁就占领了未来发展的制高点。”任保平表示,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处于核心地位,发展智能制造技术对于我国建设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要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推广数字领域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江苏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靠前,但仍存在技术创新方面不足和数字生态不够健全等因素制约。”任保平坦言,要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推动重点工业互联网在整个制造业和实体经济里的深度应用。其次,推动数字技术创新与制造业融合,使数字技术能够深入运用到整个制造业的生产过程。最后,建议大力发展平台经济,推动企业的平台化和数字化。

数字经济融合实体经济:科技创新是“林荫大道”

——杨伟民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原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有些人对‘数实融合’有一定误解,认为数字经济是虚拟经济。但实体经济实际上包括数字经济,数字经济并不是虚拟经济。”杨伟民说,国家多次提出要推动平台企业规范健康发展,鼓励头部平台企业探索创新。为什么要提平台经济?

“数字经济是未来我们经济的主要形态,如果没有数字经济,就不会有未来的经济发展。而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一个核心,国家定义两个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一个是在制造业,一个是在服务业,两者一个是电子信息产品的制造,包括计算机,工业产品;另一个是软件,信息传输,信息系统服务业,平台就是信息技术服务业当中一个小的行业。”杨伟民说,平台企业推动创新,增强国际竞争力,引领发展,扩大就业,特别是在扩大大学生就业方面起着带头和带领作用。

杨伟民说,有些人对“数实融合”有一定误解,认为数字经济是虚拟经济,但实体经济实际上包括数字经济。“软件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主要是讲经济怎么样进一步的数字化问题,这两大行业如何让国民经济七大行业进一步数字化。

“六步走”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李国平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呼唤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有新作为。”李国平表示,以更高标准和新要求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可以概括为“六步走”:一是加快推进“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建设”;二是牢牢牵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打造“一核两翼”空间新格局;三是优化区域现代产业分工体系,促进高质量的经济一体化发展,加快形成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四是构建“一心、三核、三带、多园区”的区域科技创新格局和科学布局京津雄创新“金三角”及科创走廊;五是加强京津冀生态环境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共建共享,切实履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六是加快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加快形成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


*根据公开资料综合整理

上一篇:融象中标《丽水龙泉市八都镇温泉产业发展规划编制》项目,展现区域经济发展顶层设计能力
下一篇:“似”锦流年,“川”流不息——融象数科四川行
产经前线丨工信部“三赋”专项行动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杭州新增67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位列全省第一……
2023-05-25 | 信息来源:融象数科
VOL.044 中国产业经济风向标

01.产业聚焦


工信部:“三赋”专项行动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赋智:工信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科技成果赋智中小企业专项行动(2023—2025年)》,助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为大企业最佳“合伙人”。《专项行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市场监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知识产权局、全国工商联,共十部门联合印发,融汇了各部门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的务实举措。文件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要求,突出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围绕科技成果的产生与汇聚、成果供需双方精准对接、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等重点环节部署了3大重点任务、10项具体工作举措,目的是实现“有成果、转得好、持续转”。

赋值:发布《赋值专项行动》,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挥好“独门绝技”优势。《赋值专项行动》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为中小企业赋值,力争到2025年,形成百项优秀标杆经验,新增千家公共服务平台,服务万家中小企业质量升级、标准提档、品牌增效,推动中小企业向产业价值链中高端迈进,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主要措施包括质量赋值、标准赋值、品牌赋值和公共服务四个方面。

赋能:发布《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评测指标》、《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南》,引导企业明确转型方向,加速转型步伐。联合财政部开展财政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目前,已遴选确定第一批38个细分行业98家数字化服务商,推动2000多家中小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财政资金支持4.3亿元左右。


  • 上海:推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超6000亿元

上海市城市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2023年上海市城市数字化转型重点工作安排》,以“4448”施工图为抓手,打造数字经济升级版、智慧城市样板地,加快迈向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
“4448”施工图即制定法规、政策、图谱、方案四类文件,实施数字底座桩基、数据要素集聚、数字创新引擎、超级场景绽放四大专项行动,推进四十个重点应用,持续建设八个市级示范区。《工作安排》明确推动今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超6000亿元;推动40个生活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政企共建、社会共享;持续提升数字治理水平,城市运行生命体征更加完善;确保网络和数据安全,基本建成城市数字底座“1+1+N”框架,共安排六个方面36项任务。

科技部等十二部门:到2025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基本形成
5月17日,科技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国家发展改革委及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二部门共同制定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 加快推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工作方案》。

《方案》明确了建强建优战略科技力量,深化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撑,深化开放交流合作等22项重点任务。目标到2025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基本形成,成为世界科学前沿和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策源地、全球创新要素汇聚地。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保持在6%左右,基础研究经费占研发经费比重达17%左右。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量达到260人左右。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当年超过1.2万亿元,数字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速保持在7.5%左右,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8000亿元,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总收入全国领先。上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中,数字领域相关企业占比分别接近40%和35%。

02.数字赋能

国家网信办:2022年数字经济规模50.2万亿元,总量居世界第二

5月23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其中显示,2022年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数字经济成为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产业规模稳步增长,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15.4万亿元,同比增长5.5%;软件业务收入达10.81万亿元,同比增长11.2%;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超1.2万亿元,同比增长15.5%。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深入推进。农业数字化加快向全产业链延伸,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超过25%。全国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增长至58.6%和77.0%。全国网上零售额达13.79万亿元,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27.2%,创历史新高。数字企业创新发展动能不断增强。我国市值排名前100的互联网企业总研发投入达3384亿元,同比增长9.1%。科创板、创业板已上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中,数字领域相关企业占比分别接近40%和35%。


杭州新增67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总量位列全省第一

近日,2023年度第一批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公布,杭州共有676家企业入围。至此,杭州累计拥有省级专精新特中小企业1583家,总量位列全省第一。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是产业发展的新引擎,也是实体经济的硬支撑。这次入围的676家企业,主要分布在生物医药、视觉智能、新材料等领域,对于杭州打造五大产业生态圈有着补链强链等重要作用。

广州数字安全运营中心揭牌 505家单位数据安全实现统一保障

5月20日,广州数字安全运营中心在广州国际生物岛揭牌,标志着全国首个超大城市数字安全运营中心正式启用,实现505家单位数据安全统一保障。广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副局长梁文谦介绍,广州数据安全防护过去基本是分散的,很多部门都构建了安全防护网络,但水平参次不齐。现在通过数字安全运营中心形成一个集中平台,相当于为数字世界安上“盾牌”。该中心将对全市505家单位的数据安全防护能力进行检测、评估,并且实现24小时不间断防护。

据了解,广州数字安全运营中心由广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负责建设,中国联通具体实施。该中心将以政务外网骨干网、云上业务系统运行环境、政务外网接入边界、主机终端、云上云下业务系统、整体安全运营六大领域为服务重点。

03.产经研究


大力发展平台经济 推动企业平台化和数字化

——任保平

南京大学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


“数字化已成为改变国际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谁掌握了数字化发展的主动权,谁就占领了未来发展的制高点。”任保平表示,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处于核心地位,发展智能制造技术对于我国建设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要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推广数字领域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江苏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靠前,但仍存在技术创新方面不足和数字生态不够健全等因素制约。”任保平坦言,要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推动重点工业互联网在整个制造业和实体经济里的深度应用。其次,推动数字技术创新与制造业融合,使数字技术能够深入运用到整个制造业的生产过程。最后,建议大力发展平台经济,推动企业的平台化和数字化。

数字经济融合实体经济:科技创新是“林荫大道”

——杨伟民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原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有些人对‘数实融合’有一定误解,认为数字经济是虚拟经济。但实体经济实际上包括数字经济,数字经济并不是虚拟经济。”杨伟民说,国家多次提出要推动平台企业规范健康发展,鼓励头部平台企业探索创新。为什么要提平台经济?

“数字经济是未来我们经济的主要形态,如果没有数字经济,就不会有未来的经济发展。而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一个核心,国家定义两个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一个是在制造业,一个是在服务业,两者一个是电子信息产品的制造,包括计算机,工业产品;另一个是软件,信息传输,信息系统服务业,平台就是信息技术服务业当中一个小的行业。”杨伟民说,平台企业推动创新,增强国际竞争力,引领发展,扩大就业,特别是在扩大大学生就业方面起着带头和带领作用。

杨伟民说,有些人对“数实融合”有一定误解,认为数字经济是虚拟经济,但实体经济实际上包括数字经济。“软件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主要是讲经济怎么样进一步的数字化问题,这两大行业如何让国民经济七大行业进一步数字化。

“六步走”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李国平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呼唤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有新作为。”李国平表示,以更高标准和新要求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可以概括为“六步走”:一是加快推进“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建设”;二是牢牢牵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打造“一核两翼”空间新格局;三是优化区域现代产业分工体系,促进高质量的经济一体化发展,加快形成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四是构建“一心、三核、三带、多园区”的区域科技创新格局和科学布局京津雄创新“金三角”及科创走廊;五是加强京津冀生态环境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共建共享,切实履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六是加快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加快形成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


*根据公开资料综合整理

上一篇 下一篇